湖北的习俗(湖北的节日风俗)
本篇文章内容是和(湖北的习俗(湖北的节日风俗))有关的一些信息,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帮你获取到一些想要的内容。
目录
Q1:湖北过年特色的风俗有哪些?
1、龙灯会龙灯会是孝感元宵节的重头戏,从初八人们开始扎龙,还扎狮子、彩船、竹马、高跷、平台等样式。正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乐,唱各种彩词。例如“老者添寿、少者安宁、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谷丰登、鹿鹤同春、七星转斗、八仙临门、久久富贵、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语。2、闹元宵元宵夜时,孝感有些地方流传着请七姐、问年成和乞巧的习俗。因为传说七仙女被不愿回天庭,在人间化作飞梭石,正月十五晚上,盛装的姑娘聚集在飞梭石旁,手捧针线盒向七姐唱乞巧歌,询问年成好坏、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鹅蛋形状,让孕妇烧“鹅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传说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们不能在家里喧闹。妇女要在床下点一盏麻油灯,边拜边说:“请红娘子看灯。”据说这样,一年就没有臭虫骚扰了。3、除旧迎新大扫除新年伊始,他们讲究“除旧岁,迎新年”,在大年三十之前一定会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的,给新的一年一个好寓意,也是为了亲朋好友拜年更好得展示家里的环境。4、年三十洗澡除了家里要收拾干净,个人也得在新年到来之前,好好洗干净,洗去旧年的霉运和不顺利,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年。5、喝鸡汤湖北团风人春节第一餐喝鸡汤,象征“清泰平安"。其中,主要劳动力还要吃鸡爪,寄意“新年抓财",“有希望的后生"要吃鸡翅膀,寓意能展翅高飞,当家人则吃鸡骨头,有“出人头地"之意。秭归人第一餐吃袖炸的白蒿,取其谐音“百好"以图吉利。
Q2:湖北宜昌的民风民俗有那些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三峡宜昌地区的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习俗和文化。在春节前,宜昌人要灌香肠、熏腊肉。农历冬至后,家家户户都忙着进行春节的准备工作,灌香肠、腌腊肉。农民多要杀过年猪,将猪肉切成肉块做成腊肉,或切碎加各种调味料后灌如猪肠衣,待风干后用柏树枝、桔皮等烘考,制成可长期存放的腊肉、香肠。从繁杂的程序中感觉过节带来的喜庆气氛。在元宵节期间,除了燃灯观灯、吃元宵、猜灯谜外,民间还要进行歌舞、舞龙、耍狮、踩高跷、扭秧歌、跑旱船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其喜庆热闹程度可与春节相媲美。在端午节时,我们中国许多地方都要赛龙舟吃棕子。这一习俗是从纪念屈原而来的,所以屈原的家乡宜昌就更是隆重。每逢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便用划龙舟来纪念屈原。一条条“红龙”、“黄龙”劈波斩浪,锣鼓声,吆喝声,喝彩声响成一片,场面十分壮观。传说屈原投汨罗江死后,其乡亲——秭归人,梦见屈原消瘦了,便用箬叶包米做成有角的粽子,用龙舟装上投入江中。因水族属龙管,以为是龙王送来的角黍便不敢吃,就可以让屈原食用了。
Q3:湖北的习俗有哪些?
1、湖北黄石黄石结婚风俗中还在具体的婚房布置中有基本的要求,就是不管是楼房,还是农村家里的房子,都一样要在床品搭配与窗帘,床具,被子等方面,选择大红的全面装饰搭配,从而讨个非常好的彩头。当然现代的床与被子有了很多的变化,但是男方家里一定要准备一套男红女绿的普通真丝被子,这是基本的结婚准备,要放在床上叠好,而新娘坐福的时候,床的中间就要有一个坐福用的垫子,这是婚房布置的一个重点。2、恩施:杀年猪、打糍粑恩施地区聚居着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多个少数民族,在这里民族文化如一朵奇葩一般,展现了它的独特魅力。恩施地区过年大概都在腊月二十之后就开始做准备,几乎每家每户都要杀猪,而且杀猪的时候也会请邻居到家里吃疱汤,同时这也是孩子们期待的时候。除了杀年猪,就是打糍粑。刚出锅的糯米非常好吃,用印盒把糍粑放入里面,然后用力的按按,就成了一个圆又圆的而且还有很多漂亮花纹的糍粑。恩施人家每家都有各种各样的印盒,花纹也各有不同,还有福禄寿喜等字样。3、武汉:除夕“咵天”到凌晨除夕,武汉人要贴对联门神、贴福字、贴窗花,要祭祖,吃团年饭,一家人团团围坐,边吃边咵,一直到转钟,才算完成了守岁。零点一到,就放鞭炮,小辈向长辈拜年,长辈把准备好的压岁钱给伢儿们。正月初一天一亮,鞭一放,就可以半开大门出门(封门钱纸留一头在门上)。出外拜年了。拜年在武汉也有讲究,初一拜父族的爷爷奶奶伯伯;初二拜母族的外公外婆舅舅;初三拜妻族的岳父岳母;初四拜亲友;初五是财神生日,商店复业接财神(蛮多做生意的都要到归元寺烧头炷香,祈求新年财源滚滚)。初六把初一累积起来的垃圾倒掉,这叫“送穷”。4、黄冈:小年祭祀祖先 大年初一不能洗头洗澡在黄冈,除夕早上贴对子,晚上守岁,到晚上十二点,人们会放烟花庆祝。自半夜时分至天光时分几乎都有烟花冲天,响声此起彼伏!至于过年日程安排,黄冈地区的习俗是,大年初一在自己村里拜年,初二拜外公拜舅舅。初一不能洗头,洗澡,不能将家里垃圾往外扫,更不能动土。而且还要吃大年三十留的菜以表示年年有余。5、黄石:年饭要用“三全” 团年饭的鱼不能吃黄石的春节,基本是从除夕开始的。这一天,全家欢聚一堂,吃一顿丰盛的团年饭。年饭一般要用"三全"(全鸡、全鱼、全鸭)、"三糕"(鱼糕、肉糕、羊糕)、"三丸"(鱼丸、肉丸、藕丸)等。近年来人们又在桌子中间置一火锅,热气腾腾,更增添了节日气氛。开饭时间多在天黑之前,也有在晚间的。吃饭前,人们先在门外点一挂鞭炮,放完鞭炮即关上大门准备开饭。在大家围坐饭桌之前,守旧规矩的人家还要先祭祖,摆上几副碗筷请祖宗入席。祭祖仪式之后,大家才开始上桌吃饭。鱼这道菜是不能吃的,以祈年年有余。家人边吃边谈,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Q4:湖北人过春节的习俗
湖北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谈起湖北人过年的习俗,那讲究可就多了。传统意义上的过年,应该是从农历冬至这天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结束。从冬至那天开始,湖北人就要开始忙年了,开始杀年猪腌制腊肉、腊鱼了。为什么农历腊月二十四这天过小年。古时候有个顺口溜叫:“君二十三、民二十四、王侯二十五”,意思是,国君是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平民百姓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王侯家是腊月二十五过小年。小年前一天,就要做些除旧迎新的事了,普通百姓家里就要开始打扬尘,做卫生,为除旧。用白纸糊墙见新,为迎新。腊月二十四要敬香送灶君,请灶君“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除夕这天,一家人团聚祭祖,吃团年饭。拜年也是很有讲究的,大年初一,要给父亲家族的长辈拜年;大年初二,要给母亲家族的长辈拜年;大年初三,要给妻子的娘家人拜年;初四,给亲友拜年;大年初五,是财神爷的生日,湖北人有拜财神的习俗。
Q5:湖北过年风俗特色简短有重点
我是一个湖北人,在过年的时候,在团圆饭时,一定会有这几个菜:鱼糕、糯米肉丸,还有不可缺少的鱼。还有我们要去祭祖,买一长条带灯的假花,在我们这里(并不指所有的湖北人)通常都是男人去(在我的视角里)在我这里我会跟我的几个哥哥和伯伯去,当然,也就是在那里烧纸放鞭炮,还有磕头,因为我的见识很小,在我的视角里,好像除了这些,其他都跟中国过年传统文化很相似,我这个答案不怎么完整,你可以去看别人完整版的╭(°A°`)╮
Q6:湖北中秋节有什么风俗?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在十堰,中秋节除了赏月、拜月、吃月饼以外,还流传走月亮、唱月亮、偷月菜等习俗。打月饼十堰人旧时过中秋节,吃的月饼都是自己或月饼坊做的,叫“打月饼”。没有月饼的中秋节,算不上圆满的佳节。十堰大山里经济条件差的人家,自己做的月饼就是用面里包糖,形状像满月就行。这就是“土月饼”的“祖宗”。“土月饼”的制作方法是,先用麦子面加少量糯米面,放在炒化了的猪油中和匀,再用温水和面。作料是枣泥、冬瓜丁、花生米、芝麻粉、核桃仁、桂花等,把糖和这些作料拌好当馅,包进面中,放进雕有月饼花纹的木制模子中,打下成形后扣出来,放进平底锅中烙熟便成了月饼。“土月饼”皮白中略黄,再用印有上、中、下“三洋” 的方块印花纸一包,就可以上市出售了。如今,外地各种风味的月饼冲击十堰市场,十堰打“土月饼”的人家几乎绝迹。吃月饼八月十五吃月饼,也叫团圆饼,寓意天上月圆与人间团圆。月饼作为祭品出现,表达了人们对月神的敬意。赏月吃茶尝月饼是文雅的“文化消费”,月饼成为一种不依赖于祭祀的节令食品。根据月饼的文化内涵和演进历史,月饼的本意分为两类:一是对中秋节感情的寄托物;二是一种中秋节日的美食。走月亮十堰民谣唱:“月亮走,我也走,我给月亮挎背篓,出东门翻山沟, 一直走到老河口。”中秋节,东南风把云吹向西北方,这时看月亮,感觉月亮在向东走。“出东门”就是跟着月亮向东走。“老河口”即现在的老河口市, 是十堰出山后的东大门。“走月亮”历史悠久。唐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诗中写道: “踢月俚歌喧,拥楫舟为市。”时近中秋,少女少妇们飞针走线缝制好新衣服,在中秋节穿戴。中秋当晚,少女悄悄出门,顺着月亮走的方向, 去找事先约好的心上人,月下约会。少妇提前预约一群女友八月十五“走月亮”。她们在树林中赏月亮,唱月亮,讲述月亮上的故事。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湖北的习俗(湖北的节日风俗))的一些信息了,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帮到网友们获取到一些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湖北的习俗(湖北的节日风俗))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能帮忙转发和推荐,能给我们更多的帮助和支持,我们会做得更好。如果你对(湖北的习俗(湖北的节日风俗))有什么疑问的话,请联系站长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