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是中国古代儒家要肄业生掌握的六种根本才气,包罗礼、乐、射、御、书、数。《周礼?地官?保氏》中记载,“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1、礼是礼仪。五礼指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和嘉礼。
2、乐是音乐。六乐指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等古乐。
3、射指射箭手艺。五射指白矢、参连、剡注、襄尺和井仪。白矢是指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白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指前放一矢,后三矢持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指箭射进来的速度快;襄尺是指“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指四矢连接,皆正中目的。
4、御是指把握马车的手艺。五御包罗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和逐禽左,意思是,行车时和鸾之声响应,车随曲堤疾驰而不坠水,颠末天子的表位有礼节,过通道而奔走自若,行猎时逃逐禽兽从左面射获。
5、书是指书法。六书包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和假借。
6、数是指算法。九数即九九乘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