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破折号暗示话题或语气的改变,声音的延续的符号。破折号的感化:用于标明行文中解释申明的语句,语意的转换、递进、转折,标明语句间的因果关系,标明行文中的插说,总说与分说之间。
2、长横在西文标点汗青上有过多种用处,做为破折号在17~18世纪定型和普及。法语破折号的现代名称tiret首见于1554年,源主动词tiret(画线条)。英语破折号呈现于17世纪下半期。本称break,原意为“突破、折断以及夭折”,暗示突然停顿或中断,18世纪改称dash。那个词在中古写做daschen,据信借自丹麦语daske,本意为“掌击、曲冲”,1552年起头做“画短横”讲,后来开展成为现代破折号的名称。德语在17世纪下半期呈现破折号。俄语在18世纪后期起头利用破折号,叫做tabIe,名称借自法语。
3、中文破折号的长度占两个字的位置,西文破折号的长度相当于中文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