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顼念zhuān xū。颛顼为上古部落联盟领袖。颛顼辅佐少昊有功,封地在高阳(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高阳镇),故号高阳氏。少昊身后,打败争夺帝位共工氏,成为部落联盟领袖,自号“高阳氏”。颛顼逝世后,由黄帝曾孙帝喾继位。在传播下来的神话传说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
汉初的历法根本上是沿用秦以来的颛顼历。颛顼历是一种古四分历,以3651/4日为回归年长度,29 499/950日为朔望月长度,十九年七闰。汉武帝时,公孙卿、壶遂、司马迁等授命议造汉历;最初,在18种改历计划中选定了邓平所造的八十一分律历,称太初历。太初历以365 385/1539日为回归年长度,29 43/81日为朔望月长度。西汉末年,刘歆修订太初历而改名为三统历。
《颛顼历》完成于秦献公十九年(前366年)。该历以夏正十月为岁首,闰置于九月之后,以该年正月初一日刚好立春为节气的计算起点。《颛顼历》有两大特点: 一是当时秦政权尚僻处于雍州,不与诸侯列国交往。所以它实行的历法,曲到秦同一全国后才推行全国。但又汉行秦历,才使《颛顼历》一跃而奉为历法“正统”。二当时古四分历理论已十分成熟,所谓《颛顼历》,只不外是月建有差,历策却仍是一个师傅下山的“畴人” 用古四分历办法订定的。因为前367年农历十一月初一日干收为乙卯(年干收也是乙卯!),是用古四分历推步而出,而《颛顼历》历家又称之为“乙卯元”可知,《颛顼历》不外是“古四分历”或迳是《殷历》的一收罢了。关于此两历关系中的“正统”问题,其实是要与汗青的观点来个“否认之否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