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内容是和(自然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有关的一些信息,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帮你获取到一些想要的内容。
目录
Q1:自然属性
云峰山自然保护区是潮白河水系重要的水源发源地,也是密云县水库重要的水源涵养林保护地。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同时还具有多样的文化和旅游资源。1. 2. 1 土地资源云峰山保护区位于北京的北部山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多山地和丘陵,植被以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据 2003 年资料统计,保护区内林 地 占 总 面 积 的87. 05% ,其中成 林 地 占 25. 04% ,灌 木 林 地 4. 82% ,疏 林 地8. 94% ,幼林地 31. 59% 。由此可见,保护区内幼林较多,生态系统还不够完善、稳定。除林地之外,在区域内三条主要河流谷地中有少量的果园地和农耕地,占总面积的 4. 79%,水域面积约占 1. 53%。此外,还有少量的草地、交通用地、难用地和居住用地等 ( 表 1. 1) 。表 1. 1 云峰山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统计表1. 2. 2 生态系统的典型性自然保护区的典型性一般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特征两个方面。云峰山保护区处在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区,境内多山地和丘陵,植被是典型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类型,多为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动物区系属于古北界东北亚界华北区黄淮平原亚区。该区由于农业开发较早,人类活动频繁,动物区系较为贫乏,优势成分是适应于农耕环境包括田间疏林的种类。兽类最普遍的是田间活动的小型啮齿类动物,如黑线仓鼠 ( Cricetulus barabensis) 、黑线姬鼠 ( Apodemus agrarius) 、小家鼠 ( Mus musculus) 等,鸟类则多以山区小型林鸟和伴人鸟类为主,如山雀类、鹀类、鸲类等。1. 2. 3 生物的多样性保护区具有典型的暖温带特征,区域内生境类型多样,有林地、灌木林、疏林、幼林、草地、水域、耕地、果园地、住宅地等,多样的生境造就了多样的物种。据初步统计,保护区共有植物 880 多种,分属于 118 科 448 属,其中蕨类植物 15 科24 属 56 种,裸子植物 2 科 5 属 6 种,被子植物 101 科 419 属826 种; 重点保护植物有穿龙薯蓣、野大豆、核桃楸和手参等兰科植物。植物总数约占全国植物总数的 3%,当中的种子植物也占到了全国种子植物总数的 3%。根据调查和以往资料分析,保护区内有陆栖脊椎动物 210 种,分别为哺乳动物 6 目 16 科 32种,鸟类 14 目 37 科 162 种,爬行动物 3 目 6 科 10 种,两栖动物1 目3 科6 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两种,二级保护动物22 种。另外,保护区内昆虫资源也非常丰富,虽然未进行全面调查,但据专家估计可达到 2500 ~3000 种。1. 2. 4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脆弱性是指保护区的物种、群落、生境、生态系统及景观对环境变化内在的敏感程度。保护区对生态环境的变化越敏感,则标志着其脆弱性越大,稳定性越差,越需要给予足够的保护。云峰山保护区地处华北地区石质山区,土层较薄,土壤较贫瘠。因此,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的缓冲能力较弱,植被发育不完善,人工幼林较多,山体土质疏松,水土容易流失。2004 年夏季的连续降雨,导致山区洪水暴发,冲毁了部分农田、道路,并淹死一人,造成了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Q2:人的自然属性是什么?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的本质 (1)怎样理解人的本质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根据这一含义,我们应对人的本质做如下理解:①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尤其是生产实践中形成的。②由于人的社会关系会发生变化,所以人的本质并不是永恒不变的。③由于人的社会关系不同,所以人的本质也就不同。这样,马克思以前的某些思想家所宣扬的一般的共同的人性或人的本质事实上并不存在。④人的本质是多方面社会关系的总和,其中,生产关系是其他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在阶级社会中,人的本质主要表现为阶级性。 应当说明的是,关于人的本质可以做两个方面的区别: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二是人与人的区别。从人与动物的区别的角度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这是整个人类与动物的根本不同;从人与人的区别的角度上说,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由于人们所在的社会集团不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因而人与人不同。 (2)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①从“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出发,必然得出结论:人的最根本的特性是人的社会性。 ②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人的肉体存在及其特性;所谓社会属性是指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人与人之间发生的各种关系。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但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人的自然性,而在于人的社会性。 ③人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突出地表现为人的阶级性。 (3)要批判抽象的人性论 某些学者把人的本性说成是抽象的、天赋的、不变的,这是完全错误的。“自私”、“善”、“恶”都不是天赋的、抽象的、不变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人的本质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所处的社会地位、所在的社会集团不同。一个人是奴隶还是奴隶主,是农民还是地主,是工人还是资本家,不由所谓的“天赋”决定,而由其特定的社会关系决定。不同社会关系下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1)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①在人与周围事物和现象的各种关系中,包括价值关系。所谓价值关系,是指外界事物所具有的满足人的需要的特性和功能。 ②人的价值具有二重性,具体地表现为人具有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③个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做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人的社会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个人对社会所做的贡献的多少。 ④个人的自我价值是指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肯定,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与满足。 ⑤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不可分割的。自我价值是社会价值的必要前提,社会价值是自我价值的外在体现。一方面,社会应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精神条件,为个人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即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保证。另一方面,个人应对社会尽责,尽可能地奉献自己的才智,为人类造福。 ⑥人的价值是权利与义务、享受与贡献、消耗与创造的统一。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索取不讲贡献,只讲享受不讲创造或者相反,都是片面的。 ⑦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人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具有一致性,但也有相矛盾的一面。当自我价值同社会价值发生矛盾时,自我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 (2)人的价值的实现途径 人的价值由潜在变成现实,惟一的途径是参加社会实践。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人,依据某种世界观和个人生活体验所形成的对人生的意义、理想、目的、态度等的根本看法和信念。 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观是人生观的理论基础。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公务人员来说,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于共产党员来说,要树立共产主义的人生理想。 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 社会发展既是客观历史演化的过程,又是人的价值的实现过程。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价值目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Q3:人的自然属性有哪些?
生育\饮食\新陈代谢等与生俱来的本能
Q4:例举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说明人的本质属性在
我举一个煤矿的例子,有一个煤矿垮塌,许多工人被困地下,首先他们想到的是怎样活下去,这是人的求生欲,是自然属性。但是 在被困的同时,工人们互相鼓励,在获救的时刻,有的人却让受伤的工人先走,自己垫后。这是人的社会属性。你看在这件事情中,自然与社会属性都表现出来了,但让受伤的人先走的 行为说明人的社会属性压制了人的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Q5:爱情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
爱情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是对的。人类的情感是由男女关系之间,基于两性层面,对生命繁衍的本能,从而产生的一种关于生理唤起的心理因素。且包括彼此之间散发的激情,以及审美观等一系列的因素,在男女期待能够共同生活的愿望里,异性相吸和彼此相伴的特殊情况下,再次产生的强烈情感。这种情感是比普通的人际关系之间,相互吸引的程度更为复杂,更为高级的那种感情状态,然而,人类把这种感情称之为“爱情”。爱情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生理上的,以及心理上的需求,更是在人们渴望的美感上的体验,还有对人伦道德的拘束。在爱情的世界里,我们既有理性的因子,又有强烈的感性情绪混合而成,虽说爱情是人生常态,但爱情也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扩展资料爱情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爱情包含情的意向和性的需求,但起最重要决定作用的是灵魂上的相互吸引,和感情上的羁绊。2、爱情具有排除性,爱情只限于男女彼此相爱的时候,一对男女之间互生的情愫,爱情的世界很拥挤,只能容得下两个人的存在。3、爱情是一种道德上的情感,因为爱情意味着在相爱的过程中,男女之间要对对方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4、爱情受到了社会规范的管制,有着深刻的约束,以及丰富的社会内涵。5、爱情在两性关系中具有一定的能动性,结婚以前,爱情会推动着男人和女人共同前行,让双方产生强烈的结合需求,缔结姻缘。结婚以后,爱情又推动着夫妻双方不断的协调关系,因为爱情的存在更是婚姻和家庭幸福的基础。
Q6:人的自然属性与人的社会属性谁决定人的本质?
自然属性就是你要做自己要独立,社会属性就是你要学会和他人沟通交流,明白?
那么以上的内容就是关于自然属性的一些信息了,希望本篇文章能够帮到网友们获取到一些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人的自然属性是什么?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汇总而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