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上楼时,碰到一个原本不在那里的人
今天他又不在那里,我希望他永远消失
今天十六给大家推荐一部人格分裂题材的电影——《致命ID》。
本片无疑是人格分裂题材的经典之作。下边十六谈一谈本片的一些知识和本片的解读。
首先我们来谈谈什么是人格分裂人格分裂(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就是多重人格障碍,后来也叫作解离性身份疾患(DID),堪称最奇特的心理现象之一。
人格分裂又名解离性身份疾患
通常我们的身体都只对应一种人格。而患有人格分裂的人,就好像几个灵魂同时挤在一个身体里,每个人格互相不知道彼此的存在,就像一个独立的人,拥有独立的姓名,记忆,特质及行为方式,每个人格轮流主导患者的身体。
大多数人格分裂都是由童年时期受到虐待或刺激导致。当人们受到伤害时会产生一种"这种事情并没有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就有可能导致人格分裂。分裂后,患者会在不同人格中来回切换,以此来逃避现实和创伤。分裂出的人格通常情况下,会在潜意识中的保护主人格,各个人格也通常不会同时出现,主人格也不会轻易消失。
《致命ID》剧情简述瑞佛4年前在公寓中杀害6人被判死刑,就在执行死刑的前一天晚上,医生和律师叫来法官连夜开了一个听证会,医生认为瑞佛患有多重人格分裂症,而犯罪的是瑞佛体内的一个人格,瑞佛本人也就是瑞佛的主人格并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医生请求法官重新量刑,并当场使用药物,让瑞佛的所有人格聚在一起,出现在瑞佛的精神世界里。
瑞佛
在瑞佛的精神世界中,一共出现了14个人,按出场顺序分别是:假店主,一家三口(包括小男孩,小男孩的母亲,小男孩的继父)妓女,妓女的客人嫖客,司机,女明星,新婚夫妇(新婚丈夫和新婚妻子),假警察,囚犯,冰柜中的真老板,死去的真警察。
各个人格在一个漆黑的大雨夜,因道路被水截断而相聚在一个汽车旅馆,期间,女明星人格的离奇死亡,开始了血腥的杀人游戏,这些人格一个一个离奇死去,而杀人凶手从一个目标怀疑到另一个目标身上,直到代表善的司机人格出现在听证会上我们才知道,这恐怖的一切都是发生在瑞佛的精神世界中,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司机人格也帮助医生,解决了瑞佛邪恶的人格,只留下妓女一个人格,但自己也为此消失。
汽车旅馆(本片主要场景)
在现实中法官相信了自己亲眼看到的一切,于是改判瑞佛延期执行死刑,期间由医生负责治疗。但可怕的是,小男孩人格利用诡计逃过了众人的视线,而他也是最邪恶的那个人格。最后小男孩人格也成为了瑞佛唯一仅存的人格。
小男孩人格
影片中人格的映射影片中的瑞佛有一个悲惨的童年,他曾经被身为妓女的母亲抛弃在旅馆,还遭受过父亲的虐待,瑞佛从童年时期开始就有了人格分裂。
小男孩人格:因童年遭到虐待,而产生的极度暴虐的人格。司机人格:瑞佛本身善的一面,正直善良,敢于牺牲自我。妓女人格:身为妓女的母亲也对瑞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产生,但并不邪恶。假店主人格:童年时期被抛弃在旅馆时,旅店店主的形象,爱贪便宜,偷东西。新婚夫妻人格:映射父母过早而不成熟的婚姻。一家三口的母亲和继父人格:映射出瑞佛对于父母的爱十分的渴望。囚犯人格:代表瑞佛的犯罪欲和邪恶的一面。假警察人格:虽然同样是囚犯,但代表着伪装,狡猾和虚伪。女明星人格:代表这瑞佛对这个金钱社会的厌恶。这些人格凑在一起,呈现出来瑞佛小时候内心的悲惨世界。
医生为什么会失败医生的治疗方法很简单,用药物让各个人格同时出现并聚在一起,相互消减。目的是为了让瑞佛免于死刑,但是他失败的很彻底,不但没有把瑞佛的邪恶人格消除掉,而且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那么医生为什么会失败?
1、忽略了小男孩人格的重要性。
医生从一开始不可能不会注意到小男孩人格,瑞佛的笔记中也出现了小男孩的名字。但是小男孩手无缚鸡之力的形象,以及几乎从不怎么说话的行为,让医生判断失误。而整部影片中,小男孩只有一句台词,并且这句台词是由瑞佛先开的口,那就是上图杀害医生时的台词:“妓女没有第二次机会”。
更重要的是,小男孩精于伪装和算计,小男孩消失前旅馆内死去的人,都是小男孩设计所杀,还伪造了自己的死亡。成功的骗过了医生,也骗过了观众。
2、治疗太过于仓促
看过影片的小伙伴就会知道,医生眼前最棘手的问题是保证瑞佛生存的权利,因为瑞佛第二天就要被执行死刑,仓促之中对瑞佛使用了药物,在药物的作用下瑞佛的人格才彼此相遇,而治疗过程则是在听证会上,医生需要一边对付法官和检察官的说辞,一边还要对瑞佛进行引导治疗,而他的治疗手段也是比较简单粗暴的,他利用瑞佛善良的人格去清除其他的人格,而这个方案也有一定的风险,万一司机人格被别的人格清除掉呢?
3、没有试图召唤瑞佛的主人格主动配合治疗
瑞佛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带到听证会的,而医生没有尝试与瑞佛主人格进行对话,而医生也并没有说明哪个才是瑞佛得到主人格。
在瑞佛的精神世界出现的14个人,其实是由一个主人格和13个后继人格,原片中原本有一段嫖客死亡的剧情的,但与主线关系不大,导演就给删减了。 这14个人中,刚好是一个主人格和分裂出的13个次人格,这13个次人格也对应美国的十三个洲。十六猜测瑞佛的主人格应该是冰柜里的真老板。按照逻辑,次人格在潜意识中会保护主人格以免身体受到伤害,但不排除主人格自行消亡。旅店的真老板就是莫名其妙的死去,与其他人格没有任何关系。而其他的人格都是互相伤害,所以自然死亡的真店主,很有可能是瑞佛的主人格。有可能医生也意识到瑞佛的主人格已经不存在,才没有跟主人格沟通,而是选择了善良的司机人格配合医生的治疗。
在得不到病人的主动配合的情况下,治疗这种心理疾病成功的机率还是非常小的。
十六在做视频解说时对影片很是喜欢,以上也是十六对该影片的一些认识和见解。
喜欢的朋友多多支持十六。小伙伴们有需要补充的地方,请到评论区留言,十六会挨个阅读并回复各位的留言。点赞与关注,是对十六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