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管效应
也叫“峡谷效应”,就像峡谷里的风总比平原风猛烈一样,城市高楼间的狭窄地带风力也特强,易造成灾害。
定义:
地形的狭管作用,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
形成原因:
风在空中受凹凸不平的地表阻挡,风的流向和流速也会发生变化。城市中那些高大的建筑物,如众多的机械搅拌棒,搅动着城市上空的风。 实际上被搅动的风在城市上空并不是平稳的流动,它毫无规则,起伏不定,科学家把这种气流的运动叫做湍流。这种湍流现象只有到达一定的高度,大约是在1000-2000米的上空,才能摆脱地形和建筑物的影响,还原成平稳状态的流动,融入到大气的洪流之中。
举例:
由乌鲁木齐开往阿克苏的5807次旅客列车,通过天山南北向的峡谷地区时,由于“狭管效应”,列车遭遇到13级狂风,列车被掀翻,造成车辆脱轨,大量人员伤亡,南疆线被迫中断行车9小时。
影响:
就像峡谷里的风总比平原风猛烈一样,城市高楼间的狭窄地带风力也特强,易造成灾害。一些楼间窄地的瞬间风力就大大超过七级,以至于行驶的汽车都会打晃。城市“峡谷风”是各大城市面临的新问题,有关国际组织已将其列入大都市面临的20种新的城市灾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