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司便是三公,西汉三公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认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见三有事)。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认为太傅、太师、太保为三公。
秦不设三公。东汉末年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罢去三公而又置丞相、御史医生,自为丞相。两汉时实行了两百年之久的三公造,至此遂了结行。曹魏从头恢复三公之造。在魏晋南北朝期间,三公仍然位居极品,且开府置僚佐。但实权则进一步向尚书机构转移。至隋,三公不再开府,僚佐全数撤销,完全酿成虚衔或“优崇之位”。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来源于读者投稿,本网站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laoyang1981@qq.com,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