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十三市县人的特点
您好!下面是我在百度贴吧里转载的。我在县城曾生活了近20年,度过美好的学生年代,兴县这块红色而厚实的土地铸就了我的灵魂,在我人生的征途中注入了鲜活的思想和无尽的动力。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和五湖四海、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这些人虽然地区、职业、文化、年龄、职务、信仰、爱好各有不同,但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仔细品味吕梁13个县(市、区)人的性格特点,就象人的十个指头一般,长短粗细各有差异。
1、兴县人----兴县人性格实在,没有过多虚伪的修饰成分。对人自然而随和,办事诚信而踏实,外表温和善良,内藏一身傲骨。靠本事吃饭、靠能力混事、靠诚信立身。但不愿惹事,羞于外露也是性格缺陷。兴县人最怕丢人败兴,最要脸皮,谁见过在外地讨吃要饭的兴县人?“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可谓是兴县人的性格写照。
2、临县人----瞎侃乱侃、驱牛撇马是临县男人的特点,临县秧歌就是瞥逼文化的极端演绎。但临县人聪明,喜欢挑战,叛逆心理较重,张扬不羁而难以管束。兴县人常说“天上紫薇星,地哈临县人”实质上是对临县人聪明程度的内心赞服。兴县人爱说“临县脑(读平声),啃羊脑”。临县是人口大县,自然和人为灾害不断,从而临县人流离失所,四处求乞者数不胜数,在中国历来以“讨吃县”而著称,“十万民工到省城”的打工现象在山西也独无仅有。但这些人出了临县便忘记了临县,所以,临县经济一直落后,某种程度上说是临县人拖了吕梁发展的步伐!但临县女人吃苦耐劳,“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离婚的和不安分守己的女人很少,因此临县人的婚姻普遍比较稳固。临县好于漂泊,好于闯荡。临县人聪明,但过于狡猾;临县人吝啬,但会持家。
3、岚县人----虽然也算吕梁人,毗邻兴县,但岚县人却是我最厌恶、最不愿接触的一类人。烂县人多为人奸诈,不讲诚信,不学无术,偷鸡摸狗,男盗女娼,无恶不作。懒县人懒惰贪婪,不讲卫生,行为拖沓。省城歌舞厅、洗脚屋里随便都能遇到烂县货,而吕梁其他县(市、区)的极少,所以烂县抗战时上汉奸最多、慰安妇最多。兴县女子在大饭店和大宾馆倒是遇过一些,那可都是正经地方。
4、文水人----唯一的能聊以自慰的,就是文水在中国古代历史和近代革命斗争史上出过两个著名的人物,武则天和刘胡兰,但不过是能装点门面华而不实的点缀而已。上世纪90年代的假酒事件让文水人在中国臭名远扬,形成恶毒、冷漠、残暴、奸诈的性格印象。
5、中阳人----性格倔强,吃苦耐劳,属于保守封闭型的。
6、柳林人----比较讲义气,待人也较真诚。有文化的女人都比较含蓄,有文化的男人都比较豪放。
7、离石人----离石人一般不排外。就是排外,其排外的意识已在历史的潮流中被销蚀殆尽。虽是吕梁政治文化中心,但征服吕梁的不是离石人,而是来自吕梁各县、市的各路英豪。离石自古欠缺独立性,这是同他们在吕梁的特殊位置有关。常年蹲在墙角下,又怎能不受城墙的影响。所以,离石人从来是看上级人行事而行事,虽有海纳百川之雅量,却无壁立千仞之风骨。就连说话,也和多年前不同了,学着人家的腔调拿捏,但就是学得很差,学成了“四不象”。
8、汾阳人----汾阳人好喝酒,他们的酿酒技术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汾阳人性格比较多样化,不便简单归纳,要想了解汾阳人,你就多和他喝酒,多和他喝汾阳的酒,多和他探讨酒文化吧。
9、交城人----山川秀美,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文化深厚。但也局限于盆地文化的束缚,从而本性保守,封闭。有窝里斗现象。交城人普遍充满生存的智慧,善于理财,精于人际间的周旋和调和,这是阅透人世后的开明和通达。交城人对外来事物极包容,他们会带你到卦山、石壁寺(悬中寺)。交城人嫉恶如仇,痛恨那些欺负弱小群体的人。交城人好面子,为了一个应得的名份和被误解的羞辱,他们往往会做出让人不理解的举动。
10、石楼人---保守,憨厚,善良。性格多呆板,少创新。天性孱弱,胆小怕事。但大多正直谨慎,循规蹈矩。
11、孝义人----山西经济强县(市),孝义人普遍有种盲目的优越感,为人虽实在但不够谦虚,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要想让他草鸡让他对你彬服,你最好把他拉出那个“驴”(铝)圈,认识一下外面“金”彩的世界。
12、石楼、方山。因有事外出,略去不叙。
以上是本人对吕梁各县(市、区)人性格特点的认识,主要是从事物的普遍性方面进行分析归纳,难免有失偏颇,请勿对号入座。相信兴县人都能理解,指责谩骂本人观点的都不是兴县人,都不是一个地道、厚道、正道、人道的兴县人。
山西有几个县
截止2009年底,山西省内辖11个地级市、23个区、11个县级市、85个县。
太原市:杏花岭区 小店区 迎泽区 尖草坪区 万柏林区 晋源区 古交市 清徐县 阳曲县娄烦县 大同市:城区 矿区 南郊区 新荣区 阳高县 天镇县 广灵县 灵丘县 浑源县 左云县 大同县 (大同市新的市辖区行政区划重新分为平城区、口泉区、御东区和新荣区)
阳泉市:城区 矿区 郊区 平定县 盂县
长治市:城区 郊区 潞城市 长治县 襄垣县 屯留县 平顺县 黎城县 壶关县 长子县 武乡县 沁县 沁源县
晋城市:城区 泽州县 高平市 阳城县 陵川县 沁水县
朔州市:朔城区 平鲁区 山阴县 应县 右玉县 怀仁县 朔州市平鲁区阻虎乡掌柜窑村(20张)晋中市:榆次区 介休市 太谷县 祁县 平遥县 灵石县 寿阳县 昔阳县 和顺县 左权县 榆社县 运城市:盐湖区 永济市 河津市 芮城县 临猗县 万荣县 新绛县 稷山县 闻喜县 夏县 绛 县 平陆县 垣曲县
忻州市:忻府区 原平市 定襄县 五台县 代县 繁峙县 宁武县 静乐县 神池县 五寨县 岢岚县 河曲县 保德县 偏关县
临汾市:尧都区 侯马市 霍州市 曲沃县 翼城县 襄汾县 洪洞县 古县 安泽县 浮山县 吉县 乡宁县 蒲县 大宁县 永和县 隰县 汾西县
吕梁市:离石区 孝义市 汾阳市 文水县 中阳县 兴县 临县 方山县 柳林县 岚县 交口县 交城县 石楼县山西,位于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总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人口2875.9万。现辖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晋城六个地级市和忻州、吕梁、晋中、临汾、运城五个地区。共计86个县、14个县级市和18个市辖区。省会太原,省政府驻太原市府东街。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这里是晋国的领地,所以简称为晋。战国初期,晋国被韩、赵、魏瓜分,史称“三晋”,历久便成了山西的又一代称。山西省位于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东部,北界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西隔黄河与陕西省相望,南抵黄河与河南省为邻,东依太行山与河南、河北两省毗连。省境轮廓大体呈平形四边形,南北长628公里,东西宽385公里,总面积15.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1.63%。有6个省辖市、5个地区、119个县(市、区)。省会太原,省政府驻太原府东街。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以出煤闻名天下.号称"乌金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