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国家昔盛今衰痛心伤感的诗句
诗经·王风·黍离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
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
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背景
这首诗作于西周灭亡后:一位周朝士大夫路过旧都,见昔日宫殿夷为平地,种上庄稼,不胜感慨,写下了这篇哀婉悲伤的诗,表达了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每读此诗,都会被吟唱者心中那股浓浓的忧郁哀怨所感染,一唱三叹的语式又让感伤的情绪显得格外深沉、强烈。
2.有没有描写对国家灭亡或忧国忧民的诗词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示儿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 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
出塞 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前出塞九首 杜甫 戚戚去故里,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
君已富土境,开边一何多。 弃绝父母恩,吞声行负戈。
出门日已远,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岂断,男儿死无时。
走马脱辔头,手中挑青丝。 捷下万仞冈,俯身试搴旗。
磨刀呜咽水,水赤刃伤手。 欲轻肠断声,心绪乱已久。
丈夫誓许国,愤惋复何有。 功名图骐驎,战骨当速朽。
送徒既有长,远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不劳吏怒嗔。
路逢相识人,附书与六亲。 哀哉两决绝,不复同苦辛。
迢迢万馀里,领我赴三军。 军中异苦乐,主将宁尽闻。
隔河见胡骑,倏忽数百群。 我始为奴仆,几时树功勋。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 径危抱寒石,指落曾冰间。
已去汉月远,何时筑城还。 浮云暮南征,可望不可攀。
单于寇我垒,百里风尘昏。 雄剑四五动,彼军为我奔。
虏其名王归,系颈授辕门。 潜身备行列,一胜何足论。
从军十年馀,能无分寸功。 众人贵苟得,欲语羞雷同。
中原有斗争,况在狄与戎。 丈夫四方志,安可辞固穷。
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 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做鬼魂.____陆游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____李白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____司马迁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____陆游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_____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蔽天下寒士俱欢颜.____杜甫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一作却)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千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孙有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一作固)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一作致此)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
3.国家兴盛 衰亡的不同时期的诗词
一、这类诗词很多,这里以杜甫一人的诗为例,来作对比论述吧,这样更具体也更鲜明: 1、国家兴盛时的作品:天宝五年(746年)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2、国家衰亡时的作品:至德二年(757)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二、扩展知识:具体分析 1、以上两首诗时间上相差近十二年。
2、前一首作在开元盛世之末,杜甫初到长安进取任途时所作。史称李白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八人俱善饮,称为“酒中八仙人”,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
杜甫此诗是为这八人写“肖像”。诗中全是酒气纵横,写得一纸富贵逍遥。
3、后一首写在安史之乱,肃宗登基,杜甫闻讯,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年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这时的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诗人更是百感交集,五内俱焚了。 4、这种因国家兴衰所带来的文风变化,在历经北宋南宋之乱的李清照词中也可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