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形容等一个人等很久的诗句
一、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宋代: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释义:
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相互思念却很茫然,无法相见。不想让自己去思念,自己却难以忘怀。
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即使相逢也应该不会认识,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
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对镜梳妆。两人互相望着,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
料想那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就是与妻子思念年年痛欲断肠的地方。
二、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释义:
您问归期,归期实难说准,巴山连夜暴雨,涨满秋池。
何时归去,共剪西窗烛花,当面诉说,巴山夜雨况味。
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代: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释义:
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轻轻的脱下罗绸外裳,一个人独自躺上眠床。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四、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宋代: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释义:
我长时间倚靠在高楼的栏杆上,微风拂面一丝丝一细细,望不尽的春日离愁,沮丧忧愁从遥远无边的天际升起。
碧绿的草色,飘忽缭绕的云霭雾气掩映在落日余晖里,默默无言谁理解我靠在栏杆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荡不羁的心情给灌醉,举杯高歌,勉强欢笑反而觉得毫无意味。我日渐消瘦下去却始终不感到懊悔,宁愿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五、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宋代: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释义:
我居住在长江上游,你居住在长江尾底。日日夜夜想你,却不能见你,你和我啊。同饮一江绿水,两情相爱相知。
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2.形容一个人走了很久却难以忘却的词句
香风抚过花不知,炙情焚过爱未识。最是伤心不逢时,钟情已过爱未识。最是伤心不逢时,钟情已成旧时歌。
来如流水兮逝如风,不知何所来兮何所终。
昨日种种,似水无痕。今夕何兮,君已陌路。
一剪梅----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形容人在任何人都不理的成语
【不偢不倸】:①犹不理不睬.②指一切事情都不注意.
【不揪不采】:指不理睬.
【不揪不采】:指不理睬.
【不揪不睬】:指不理睬.
【待理不理】:要理不理.形容对人态度冷淡.
【捷径窘步】:捷径:近道;窘步:因行走太急而感到困难.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所采用的简便的速成办法,其结果并不理想.
【夸诞生惑】:夸诞:虚夸荒唐;惑:疑惑.指言语不实,使人产生疑问或不理解.
【茫然不解】:茫然:无所知的样子.一无所知,不理解.
【迷惑不解】:指对谋事非常疑惑,很不理解.同“大惑不解”.
【面北眉南】:指脸面相背,互不理睬.形容相处不合,各不照面.
【漠然视之】:很冷淡地看待.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漠然置之】:置:放.很冷淡地把它搁在一边.指对人或事态度冷淡,放在一边不理.
【骑曹不记马】:指有名士习气,不理事务.
【人情冷暖】:人情:指社会上的人情世故;冷:冷淡;暖:亲热.泛指人情的变化.指在别人得势时就奉承巴结,失势时就不理不睬.
【视而不见】: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视而弗见,听而弗闻】:视:看.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听到了当作没听见.
【视溺不援】:看到人淹没在水里而不拉他一把.比喻见到人处于危险境地而置之不理.
【听而无闻,视而无见】:视:看.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听到了当作没听见.
【推聋做哑】:假装聋哑.指故意不理睬,假做不知.
【无动于中】: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无动于衷】:衷:内心.心里一点儿也没有触动.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小儿强解事】:强:勉强.小孩子对事物并不理解却强作解释.比喻对事物并无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却一味以自己的意愿曲解这一事物.
【笑骂从汝】:指对他人的讥讽置之不理.
【邑犬群吠】:邑:乡邑.乡邑的狗群起吠叫.比喻庸人对不理解的观点进行群起攻击.
【置之不理】:之:代词,它;理:理睬.放在一边,不理不睬.
【置之不论】:之:代词,它.放在一边,不理不睬.形容毫不关心.
【置之弗论】:之:代词,它;弗:不.放在一边,不理不睬.形容毫不关心.
【妆聋做哑】:假装耳聋口哑,故意不理睬.
【装聋装哑】:假装聋哑.指故意不理睬,只当不知道.
【装聋作痴】:假装又聋又傻.指故意不理睬,只当不知道.
【装聋作哑】:假装聋哑.指故意不理睬,只当不知道.
【装聋做哑】:假装聋哑.指故意不理睬,只当不知道.
【坐视不理】:袖手旁观,不理不睬.
4.形容不理人的成语
从容不迫
形容枯槁
形影不离
置之不理
爱理不理
爱答不理
待理不理
雍容不迫
形容憔悴
理所不容
天理不容
不可理喻
不容置疑
间不容发
刻不容缓
蛮不讲理
水火不相容
天理难容
义不容辞
罪不容诛
不露形色
不拘形迹
不近道理
表壮不如理壮
不容置喙
不容置辩
不瞅不睬
不容分说
不揪不睬
冰炭不相容
词不逮理
间不容瞬
间不容瞚
间不容缕
间不容砺
机不容发
间不容息
间不容缓
刻不容松
理不忘乱
理不胜辞
面不改容
情理难容
天地不容
谈不容口
无所不容
影形不离
谊不容辞
义不取容
水火不兼容
文理不通
细不容发
喜怒不形于色
闲不容缓
闲不容息
闲不容瞚
闲不容发
闲不容缕
闲不容砺
水火不容
哀而不伤
爱不忍释
爱不释手
安不忘危
按兵不动
按捺不住
百读不厌
百年不遇
百思不解
百闻不如一见
百战不殆
百折不挠
半身不遂
半死不活
悲不自胜
备而不用
匕鬯不惊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闭口不言
避而不谈
5.形容别人爱理不理的诗句
1、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出自宋代赵师秀的《约客》
译文:已经过了午夜约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看着灯花一朵一朵落下。
2、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池。——唐代诗人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
译文:花从树上默默地落下,水依然各自无情地流淌到池中。指毫无情意。
3、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清诗纪事》 清代:钱仲联
译文:本来把心全部奉献给了明月,可是明月并不在意,却独独照耀那没有直觉的沟渠。落花有意与流水一起,但是流水却不在意落花。
4、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蝶恋花·春景》宋代:苏轼
译文:墙外的行人都可听见少女发出动听的笑声,慢慢地,围墙里边的笑声就听不见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无情的少女所伤害。
5、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唐代温庭筠的《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译文:一袭深红色的长裙日子久了便蒙上了淡黄色,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比不得新的东西讨人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