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介绍里专门介绍过比亚迪DM-i智能混动技术,这套以电机为核心的混动单元不仅彻底去掉了“变速器”,利用EHS系统在串、并联之间的自由切换,可以让发动机只工作在低负荷、高效率区间,并实现增程的作用,因此实现了低电量状态下低油耗的行驶特性,这与比亚迪之前的DM系统有着本质的差异。3月8日,首款采用DM-i技术的车型秦PLUS正式上市,售价区间10.58-14.58万元。价位与主流燃油紧凑型轿车的区间完全重叠,比同级插电混动轿车要便宜不少,在燃油经济性和车牌双重优势加持下,比亚迪打出了“燃油车颠覆者”的旗号,可见其信心十足。今天我们以秦PLUS 2021款DM-i 120KM旗舰型(下称秦PLUS)的实车为例,看看这台车的综合表现,顺便分析下各车型配置差异。新车特点:一、基于比亚迪全新DM-i平台打造,定位于高于秦Pro的A+级轿车二、外型沿用“Dragon Face”家族式风格,前脸造型与汉、车厢采用环抱式阔境悬浮座舱,配备12.8英寸自适应旋转中控屏四、搭载DM-i混动技术,可实现3.8L/100km的低油耗,加速也达到2.0T动力水平作为王朝系列车型的全新成员,秦PLUS是定位于高于秦Pro的A+级轿车,外型沿用“Dragon Face”家族式风格,与汉DM、颜色方面,新车提供天青蓝、雪域白、时光灰、玄羽黑和赤帝红共5种车身配色,个性化选择相对较为丰富。前脸六边造型把宽度充分利用,尤其两侧弯角变得更锐利,总体看上去较为凶狠。内部网格加入了全新“龙甲”元素,密布丰富的立体点阵装饰,毫米波雷达模块与摄像头的融合度比较高。中网上沿较粗的银色饰条连接两侧大灯,让车头的横向元素形成整体化效果,总体的设计水平确实很高。前大灯采用近远光一体式布局,标配LED光源,LED日行灯犹如“箭羽”状排列,与中网的多点阵装饰形成良好的呼应。侧腮部分没有配置前雾灯,利用中网的弯角做出了气流扩散造型,也算是比较巧妙了。
侧面来看,车身拥有等长的前后悬垂,对称性良好,而且与轴距的比例也比较协调。车头下压、车尾上提,腰线一路倾斜后延,营造出前低后高的俯冲姿态,很像蓄势待发的跃兔。侧窗的造型流畅,有良好的对称感,尾窗下方车身内收,形成了漂亮的车肩线,对于降低风阻有益。侧裙和后保险杠上还有一定的曲面变化,看起来也不显单调。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765/1837/1495mm,轴距为2718mm,较长的轴距完全能够达到各地网约车的要求。与主要对手相比,尺寸优势比较明显,分量感更足。外后视镜与车身同色,造型显然也考虑到了降低风阻的需求,外壳上三道条纹也很容易联想到“龙”的元素。功能方面,顶配车型配备有360°全景影像(其余均为倒车影像),并且支持电动调节、折叠、加热和锁车自动折叠功能。门把手也是车身同色,右侧设有无钥匙进入按键,全系标配有前排无钥匙进入功能,值得肯定。前后轮规格均为225/60 R17(入门车型为225/60 R16),采用双五辐双色轮毂,还是能感受到“龙”的特征元素。轮胎匹配的是佳通Giti Comfort F22系列产品,兼具舒适性和静音性。尾部造型也很有特色,上提的腰线使得车尾垂直高度很充分,这对于提升尾厢容积也有帮助。通过贯穿式尾灯营造出良好的层次,尾灯内部灯带呈“龙爪”延伸,带来极具辨识度的点亮效果。“BUILD YOUR DREAMS”英文字母醒目地标注在尾灯上方,看起来更具现代感。底部采用了分段式造型的保险杠,采用隐藏式排气管布局,提升了精致度。车厢内部,秦PLUS采用了比亚迪“新国潮轻奢美学”设计语言,打造出环抱式阔境悬浮座舱,比起之前简单用一块屏幕撑起的内饰要更有设计感。中控台采用了橄榄造型,与两侧门板的衔接也非常自然,12.8英寸可自适应旋转中控屏依然居中。用料方面,中控台顶部采用大面积的软性材质包裹,中间有钢琴烤漆+金属饰板点缀,整套内饰的时尚感与精致度都大为提升。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采用皮质包裹,尺寸适中、握感饱满,底部通过微平底造型和镂空装饰提升动感。横辐上的多功能控制采用按键+拨杆控制,保留了比亚迪很有特色的中文标识,左侧用来控制驾驶辅助系统,右侧控制行车电脑和多媒体系统。除入门车型,其余车型均配备有一块无遮挡液晶仪表盘,尺寸不大,显示的信息基本齐全。只是不知道强光下是否会反光,另外屏幕的位置较低,在阅读时要低头,如果能够增加HUD显示行车信息就更合理了。顶配车型配备12.8英寸悬浮式中控屏(其余车型均为10.1英寸),除了入门车型均支持自适应旋转功能。车机内置DiLink 3.0智能网联系统,语音控制模块来自科大讯飞,支持模糊语义、童声识别和多人互动等功能。另外,屏幕触控的响应速度也足够快,上网的速度也令人满意,人机交互体验做得比较到位。空调出风口恰好位于垂直面和水平面交汇的倾斜面上,位置比较低,也算是对空间的利用了。小巧的电子挡杆居中,后方布置了较多的实体按键,包含一键启动、除雾、驾驶模式、车道偏离提醒开关等常用功能,提升用车的便利度。前方设有开放式储物空间,含两个带限位器的水杯槽和带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储物格。
前排座椅全系标配仿皮包裹,这台车采用“行云蓝”内饰,有米蓝双色皮质包裹,而采用“流水棕”视觉效果会更上档次。座椅整体的舒适性不错,尤其是坐垫较长、对于腿部的承托力充足,靠背与坐垫也有不错的侧向支撑,一体式靠背还设有单独的肩部支撑。功能上,主驾驶座椅支持前后、靠背、高低(2向)电动调节,副驾驶座椅仅支持前后、靠背手动调节。后排座椅材质与配色都和前排相同,让后排乘客也能感受到尊贵感,坐垫和靠背填充物同样饱满厚实,承托性与舒适性都没问题,只是侧向支撑一般。后排空间也比较充裕,头顶和腿部都有足够的余量。配置上有三个独立头枕、带两个水杯架的翻折扶手、地台式空调出风口和两个USB接口,地板中央的凸起部分也比较低,基本不会对乘客脚部活动造成影响。除入门车型外,都配备有电动天窗,如果顶配车型提供成全景天窗就更好了,或者以选装形式出现也行,毕竟这项配置在国内的受欢迎程度比较高。尾厢侧壁做了整体式包裹,但两边的厚度不一,使得空间平整度不高,因为左侧下方布置了充电设备的线路。不过内部的容积依然很大,尤其高度相当可观,纵深也足够,目测比一般紧凑轿车都要大。后排座椅支持4:6比例分割放倒,但并不能打平。地板下方有一层泡沫板,内置常用工具,底部布置了车载充电机模块。动力方面,秦PLUS搭载了一套以骁云插混专用1.5L高效发动机、EHS电混系统和专用刀片电池为核心的DM-i混动技术。其中EHS系统利用多级齿轮和湿式离合器对电机和发动机的动力起到主动分配,系统倾向以电机驱动为主,发动机仅在高速匀速状态直接驱动车辆,在电量不足时带动发电机补充电量,因此系统的总体效率很高,而且也不需要发动机的功率很大。骁云1.5L发动机最大功率仅81kW/6000rpm,最大扭矩135Nm/4500rpm,比起驱动型的发动机标定上都要小一些。另外,55KM版本和120KM使用EHS系统电机也不相同,前者电机总功率为132kW,电机总扭矩316 Nm,0-100km/h加速为7.9秒;后者电机总功率为145kW,电机总扭矩325 Nm,0-100km/h加速为7.3秒。另外,通过优化能量管理,使得即使在电池亏电状态下,可以利用发动机发电带动电机行驶,实现亏电油耗3.8L/100km的表现,这是比亚迪之前的混动系统难以实现的。底盘方面,均采用前麦弗逊独立式+后扭力梁非独立式的悬挂组合,均为前置前驱布局。电池采用了底盘平铺式布局,但有一定的下沉。采用了比亚迪刀片式磷酸铁锂电池,55KM版本电池能量为8.32kWh,120KM版本电池能量为18.32 kWh。由于两者的能量不同,电池的重量也不会相同,两车的整备质量也肯定不同,后者会更重些,但我们没有查到具体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