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这几年下滑的如此厉害,天津2020年GDP14083.73亿元,比去年报的数据还低,因为去年终核降了,名义增速1.5%实际增速0。GDP已经退出国内前十名,已经被第十名的南京反超了700多亿,和第十二名到第16名的差距越来越小,很有可能在最近几年跌出前15名。对此你怎么看?
不管有多少批评,天津是在上升的。但是如果说要重新比肩深圳、上海;除非首都西迁,为天津留下空间,否则天津将永远扮演配角的角色。
或者油价飙升。是的,天津小东北的称号不是白说的。去年,天津是中国石油产量的第一位,而且基本上没有下降。天津几十年来一直处于稳定状态。其自身产业、资源和对外贸易一直很好,但北京的存在是对天津腹地和政策的挤压,而产业升级则依赖于北京。
如果你逆流航行,如果你不前进,你就会后退。想要升级,只有得到顶级的产业、金融,天津一直在努力。20世纪50年代,同样拥有交易所的天津从未停止过金融争夺。它与上海、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竞争。最后,它与隔壁竞争,屡败屡战。
最近一次是滨海于家堡,它想收购一系列证券交易所、商品交易所、融资租赁等。然而,情况发生了变化,最终未能落地,这也挤压了同期其他行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塘沽与旧城的距离太远,也降低了两地的协同效应,资金利用效率低下。这也是15年后经济逐渐衰退的根本原因。
但至少,现在是赶上政策时期,拉起城市骨架的时候了。很少有城市能获得这种快速发展的机会。特别是在城市化的新时期,填平几个港,建设新城是不现实的。短期内出现鬼城是值得的。
天津应该在20世纪90年代将市政府迁至滨海。老城区发展一些教育、旅游和文化产业,并将主要精力和资金集中在新区。而不是现在,新区赚钱,老城花钱,GDP是所有其他地区总和的1.x倍的新区甚至没有地铁。
新区投资1元赚2元,但市政资金大部分投在老城区,产出很少。这两个城市相距太远。新区无法分享投资收益,这也值得批评。除了港口和城市的一体化,它还具有较高的资本效率。它还可以打开隔壁的空间,缩短与黄骅、唐山等环渤海大城市的距离。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想象一下,乘地铁到唐山,天津的消费量会增加多少。更何况,深爱的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