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独爱太平公主,一是因为她太像自己;二是因为她太听话;三是因为武则天心里有亏欠。
宫廷斗争非常残酷,权力之路遍布血雨腥风。作为权力中心的武则天,更是六亲不认、冷酷无情,手上沾满鲜血。为了权力她可以向任何人下手,包括自己的亲生骨肉。
武媚娘(武则天)为唐高宗生了四男二女,这些孩子不是被杀,就是被废,还有的惨死在襁褓之中。但是,她对自己的女儿太平公主却非常宠爱,这位公主不但安然无恙,还深得武则天的欢心。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唯一长大成人的女儿,也是存在感最强的公主。大唐乃至于中国古代史上,还没有谁像太平公主这样那么知名。
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太平公主不甘寂寞,积极插手宫廷事务,在武家和李家的权斗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被唐睿宗赐予“镇国公主”。高宗李治和武皇后对自己的这位掌上明珠非常宠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有一次吐蕃派使者前来求婚,看中了太平公主,请求李治将公主赐予自己。武则天一听坚决不同意,为了留住女儿,武则天急忙让人修建了一个太平观,让女儿象征性地住到里面,对外宣称已经出嫁,这才堵住吐蕃人的嘴。
太平公主小时候非常调皮,经常模仿父皇上朝,把大臣上奏和父皇训斥他们的样子学得惟妙惟肖。有一次她还穿上武官的服饰在唐高宗和武后面前手舞足蹈,把他们逗得前仰后合。
武则天大笑着问她:“你又当不了武官,模仿也没用啊。”太平公主回答说:“可以让驸马当武官呀。”武则天听了忍俊不禁:“将来一定给你找个好驸马。”
公元681年(永隆二年,开耀元年),太平公主16岁的时候,武则天把她嫁给唐高宗的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武则天亲自过问女儿的婚礼,把场面弄得非常排场。婚车做得非常豪华宽敞,为了顺利通过,把举行结婚典礼的场馆围墙都拆了。
太平公主第一任老公因为谋反罪牵连死在狱中后,武则天又亲自为 女儿挑选女婿,让她改嫁自己的侄子武攸暨。武则天为不让女儿受委屈,竟然下令处死了武攸暨的原配妻子。由此可见,武则天对女儿的爱是真心实意地,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宫廷斗争让武则天眼里只有权力,亲情早已淡漠,为什么对太平公主如此宠爱?
武则天弥补自己愧疚
武则天原名武媚娘,原本是李世民的才人,但并没有得到恩宠,进宫12年默默无闻。直到李世民临终前,她与太子李治互生爱慕之情,另攀高枝。后来李治辗转将她迎接回宫,封为昭仪,开始受到恩宠。为了跟王皇后争宠,得到后位,武昭仪不择手段,不惜亲手扼杀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祸王皇后。
武昭仪这一招果然厉害,因为杀亲生女儿有违人之常情,所以高宗确信王皇后就是凶手,武昭仪就这样轻而易举搬到了王皇后。武则天一直大权在握,杀女儿的事出自野史,正史上是不会有记载的。但野史上记载的,有时候往往可信度更高。
武则天杀了女儿之后虽然目的达到了,但人非草木,她内心痛苦无比,充满懊悔。太平公主降生后,武则天对她爱不释手,以弥补自己的愧疚。
太平公主是665年出生的,当时武则天已经封后十年,宫中地位没有人挑战,她的母性中柔弱的一面开始展现出来。而太平公主又是自己唯一的女儿,武则天对她宠爱再正常不过。
女儿太平公主最像自己
武则天不仅貌美如花,还有心计。不然不会轻易把儿子辈的高宗征服,还能三千宠爱在一身。太平公主非常像母亲,漂亮而多权谋;无论心性和行事模式与她的母亲武则天如出一辙,所以武则天很欣赏自己的女儿。
即使后来太平公主夫婿、驸马牵连到薛绍,也只是惩罚薛绍,使他饿死狱中;并没有责怪太平公主。而且武则天还打破唐公主食封不过三百五十户的惯例,给女儿封户增加将近四倍,达到一千二百户。
会讨好母亲的公主太平公主由于第一次婚姻的打击,开始看透人生,及时行乐,作风不检点,除了到民间招收美男,还与朝臣关系暧昧。太平公主知道母亲失去丈夫之后也非常寂寞,她就非常慷慨,不惜忍痛割爱,将自己手里比较英俊的男宠张昌宗,送到母亲那里。
太平公主听话没有野心
太平公主虽然跟母亲一样权力欲极强,但是非常听话,不惹麻烦。太平公主虽然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帮母亲整理文件、出谋划策;但她非常低调,原因是武则天怕产生负面影响。而太平公主也非常配合母亲,从不对外张扬自己干政的事。
所以,太平公主与武则天的关系.既是母女,也是领导和秘书、还是亲密战友。最重要一点,太平公主的政治立场始终跟武则天保持一致。
武则天在晚年,打消了把江山传给武家的念头,召回庐陵王李显,立他为太子,太平公主就支持李显,为他广招党羽、扩大影响。但在维护离家利益的时候,始终不冒犯武则天的男宠,还跟李显、李旦与联名表奏武则天,请封张昌宗为王。
凡此种种,都说明太平公主对母亲体贴入微、毕恭毕敬、言听计从,还是她政治上的好帮手,谁遇到这样的女儿不宠爱?武则天驾崩后,太平公主飞扬跋扈,跟哥哥、太上皇李旦和自己侄子李隆基争权失败被迫自尽,留给历史一声叹息。